近日,全国信息学竞赛申办答辩会在北京举行,经过激烈答辩,结合前期实地考察,专家组最终宣布山东青岛城阳第一中学获得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26)承办权,这是信息学竞赛活动自1984年开始以来,青岛市首次成为举办地。信息学竞赛,全称是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五大学科竞赛之一。2026就是2026年的比赛,将在青岛举办。查了一下,2023在成都比赛,2024在重庆,2025在绍兴。1984年邓小平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国计算机学会于1984年创办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简称:NOI),自1984年起至今NOI一共举办了37届,并逐渐成为高中五大学科(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及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之一。
198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首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OI)在保加利亚的布拉维茨顺利举行。信息学奥赛发展至今,NOI与IOI紧密相连,成为了IOI其中一个重要的比赛项目。
信息学其实就是计算机科学,其竞赛考核的核心内容基本围绕《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及《算法与数据结构》三个专业课程。参加信息学竞赛的关键并不是在于编程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与计算机进行沟通,用计算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通过计算机的算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解决特定的问题。
2019年后受政策的影响,NOIP停办后,CCF推出了非专业级别的能力测试(CSP),CSP分为CSP-J和CSP-S,与之对应的参赛学生是初小学生和高中生。
2020年恢复NOIP,但只针对高中学生办赛。因此,要获得NOIP的参赛资格,需要通过CSP-J/S获得优异成绩才能参赛。如今NOI的进阶之路:
CSP-J/S→NOIP→省选→NOI→IOI信息学竞赛生在报名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殊招生中能发挥哪些优势?在学科竞赛中获得金牌、银牌的考生具有强基计划破格入围资格,可以直接进入校测环节,录取不占本省招生计划。基本这部分考生的目标校都是清北华五,强基是必须争取的机会。当然,国集选手除外,保送基本都签走了~1、这部分考生只能以第一类考生报考强基计划,依据高考成绩入围。因此,高考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院校层次。
虽然考生竞赛奖项可以作为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在面试中参考,具备优势。但山东升学圈还是要提醒,如果到高三奖项就定格在这了,务必要进行数学、物理学科知识拓展,以更好应对强基校测。2、另外,还可以关注报考综合评价。省三以上都可以得到认可,并在初审、校测环节有很大优势,可以优先通过初审或校测加分或放宽录取高考成绩要求等优惠政策。近年来,青岛信息学奥赛战绩辉煌,一直位列山东省“第一梯队”,特别是青岛二中成绩优异。全省首个信息学金牌获得者、全省年龄最小的金牌获得者、全省首个连续两年获得金牌者……这些记录都由青岛学子创造。2008年,青岛二中刘聪斩获信息学奥赛国赛金牌,打破了山东25年信息学奥赛“金牌荒”。2012年,青岛二中的王若松收获一枚金牌。2013年,青岛二中郑远航夺得国赛金牌,成为山东省信息学奥赛代表队29年来最年轻的冠军。2014年,郑远航再获一金,成为信息学奥林匹克活动30周年来山东省首位连续两年获得金牌的选手。2018年,青岛二中田宇辰斩获国赛金牌。2022年青岛二中学子喜获一枚国家级银牌、2021年青岛二中两名山东青岛信息学奥赛国银,2022高考中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成功上岸。截至目前,青岛共收获5枚信息学奥赛金牌,500多名学生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并通过保送、自招或强基计划进入全国名校,每届有100余名同学获省二等奖以上,获得重点大学综合招生降分录取资格。这几年青岛的信息学奥赛优势被济南、东营等地区学校迅速反超,优势不再明显。2022年山东省国家级金牌4人、银牌7人、铜牌1人!青岛仅获一枚银牌。2026年青岛举办信息学奥赛,将对青岛中小学生的信息学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2026年高一、高二在读学生,现在的初一、初二学生,如果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话,可以适当加强训练学习,主场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计算机信息学不是必修课,强烈建议各有关方面适度加强关注,以此为契机重振青岛信息学竞赛的领先优势!
本页内容为用户发表或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